588创业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查看: 24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村官资讯] 四川自贡整治大学生村官不在村现象

[复制链接]

12

主题

0

听众

306

积分

创业新人

Rank: 1

金钱
30 创业币
在线时间
0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阿门 发表于 2013-5-14 08:50: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突然接到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四川省自贡市的大学生村官周吉(化名)有些不适应,“没想到居然这么严格。”  周吉当时正被镇上某农业项目开发办公室借调,已经有长达四五个月的时间没能每天在村里工作了。电话“查岗”的组织部工作人员问她正在做什么工作,和谁在一起,并要求那个与她在一起工作的乡镇干部接电话。
  一个月前,自贡市的很多大学生村官都接到了这样的“查岗”电话,“查岗”结束后,91名像周吉一样被组织部门认定为“违规借调”的大学生村官在各级组织部门的监督下陆续回村工作。
  “现在在村上吗?在做什么?让你们村书记接一下电话。”几天前,刚刚回村工作的周吉又接到了市委组织部打来的“复查”电话。
  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广受舆论诟病的“大学生村官不在村”现象,自贡市委组织部通过“例行体检”、“提供正规上挂渠道”等疏堵结合的方法狠抓大学生村官管理。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一方面严格禁止长期的、无“含金量”的违规借调,一方面为有需要的大学生村官提供短期的、有锻炼价值的上挂锻炼机会。
  长期借调、无“含金量”借调不受欢迎
  虽然将来有考公务员[微博]的打算,但3个月以上的长期借调还是令周吉感觉不妥。
  “又不是将来一定能考上公务员,万一考不上,又没在村里工作的经验,将来留存任职都够呛。”每一个大学生村官在上任伊始,都对自己3年后的出路有个大概的预估,周吉的第一选择是考公务员,第二选择是能进事业单位,第三选择留村任职,实在没干出啥名堂,就只能回流社会再找工作。
  自贡市委组织部组织二科副科长谢平说,大多数大学生村官都抱着与周吉类似的想法,这也正是为什么大学生村官“被借调”现象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乡镇缺人手,大学生村官又想借乡镇工作的平台为未来出路做打算。”
  而实际情况却往往与预期相反。谢平曾接到大学生村官的投诉,“借调到乡镇后都是干一些和专业不沾边的日常工作,自身能力得不到锻炼提高。”
  谢平说,仅有10%左右的大学生村官毕业于农业相关专业,这批人在农村如鱼得水,干得有声有色;除此之外,大部分村官都曾一度陷入过“乡镇小文书”的怪圈难以自拔,涉及农业核心竞争力的事儿不会干,能锻炼基层工作能力的活儿又没机会干,大多数人在乡镇各部门办公室承担着打字员的工作,工作内容没有“含金量”,又不敢主动要求离开。
  大学生村官解东(化名)的情况就是如此。他2007年当上大学生村官,至今6年间,几乎每年都要被抽调到镇上各个部门“打杂”,多则四五个月,少则两三个月,而根据乡镇组织部门有关大学生村官轮岗锻炼的规定,每名大学生村官每年的借调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月。
  所幸的是,解东分别曾供职于乡镇组织、纪检、宣传、信访、综治维稳、计生办等6个部门,且表现优异,续聘那年,他顺利考上了乡镇党委委员。
  正是因为有着解东这样的“幸运星”,才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村官勇于走上“被借调”的道路,其结果是,解东只有一个,而这6年间的其他所有“被借调”到乡镇的大学生村官最终都“回村无门”,也没能留在基层岗位上。
  为“上挂需求”开一道口子——遴选优秀村官“上挂锻炼”
  考虑到大学生村官们旺盛的“被借调”需求,自贡市委组织部一方面通过“例行体检”严格禁止“违规借调”,发现一例“遣送”一例,另一方面,也为旺盛的“上挂需求”开了一道口子——每年从近500名大学生村官中遴选70人至100人进行“上挂锻炼”。
  这些人不仅能幸运地上挂到市级重点工程项目上锻炼,还能享受“一对一帮扶”,由重点项目重要岗位负责人对其进行一对一专业指导。
  2011年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胡一兵就是这样一名幸运儿。今年2月,在自贡市沿滩区刘山乡红光村整理了两年资料的他被遴选到市重点工程昊华鸿化100亿元迁建指挥部锻炼。
  刚去没几天,就接到了一单“大活儿”。那天,胡一兵正和另一名同事一起值班,急促的电话铃声把两个平均年龄仅25岁的小伙子“请”到了拆迁工地现场——王井镇赵湾村七组村民和拆迁队工作人员发生争执,双方互不相让。
  两个“代表政府”的小伙子一到现场,就被愤怒的村民和拆迁队工人围了起来。“真心害怕,从来没见过这架势。”胡一兵过去只跟着村主任下村处理过一两次村民纠纷,从来没有处理群体纠纷的经验,一时没了主意。
  “拆迁队有不对的地方,态度不能这么强硬;但根据咱们之前签的补偿协议,拆除房屋是归拆迁项目办负责的,拆后残值也由我们处理。”手里攥着补偿协议副本,小胡硬着头皮当起了“政府代表”,一边批评拆迁工人做事不讲规矩,一边又向村民强调要配合工作。
  他把自己刚刚了解掌握的政策、程序、流程等方面的规定给拆迁工人和村民们说了个遍,措辞谦和、讲解耐心,出乎他的意料,村民们竟“通情达理”地接受了他的解释,拆迁队工人也上了一课,学会了一整套解释流程。
  在指挥部,不仅锻炼机会多了,获得指导的途径也有了突破。市委组织部安排了项目所在地——王井镇镇党委副书记何伟与胡一兵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在其上挂锻炼的3个月内对其进行帮助指导。
  一则关于拆迁后“农转非”的政策,胡一兵反复学习多次,都没能弄懂一个大概——被部分征地的村民小组成员,是否可以直接将农业户口转为城镇户口?
  这个难题,在一次“一对一”帮扶交流中被抛给了何伟。他解答,是否进行“农转非”,应以村民自愿为首要原则,因此,应由村民所在村民小组征求其意见后提供给项目办一个愿意“农转非”的名单,项目办再根据名单进行操作。
  胡一兵喜欢现在这份工作,这个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曾一度觉得自己在农村无用武之地,而如今,他对未来回村后的工作充满信心,“感觉比原来在村工作时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农村、接触农民、接触主要矛盾,回去好好干。”
  市委组织部干部谢平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今年是自贡农村村委班子换届的年份,组织部门拟再遴选200名优秀的、基层经验丰富的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干部,并在其中择优培养未来的村主任、村书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Archiver|手机版|588创业网 ( 闽ICP备08003622号-6 )

GMT+8, 2025-1-29 07:33 , Processed in 0.12266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bbs.588cy.com

© 2001-2012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