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创业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查看: 13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村官资讯] 大学生村官秦斌谈创业体会:应创新模式

[复制链接]

9

主题

0

听众

306

积分

创业新人

Rank: 1

金钱
30 创业币
在线时间
0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大麦 发表于 2011-1-5 11:31: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09年9月,我到樵舍村任职一年了,为村“两委”出谋划策,协助开展了多项工作,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但村里经济仍然十分困难、村民生活仍然贫苦。从这时起,我开始总结和反省我的工作,并深刻地意识到: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重心应该是以自身创业致富带动村民致富。认识到这点后,我首先想到的是种植大棚蔬菜。为此,我开始查阅相关书籍,自学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并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半年过去了,村里没人愿意种植大棚蔬菜。正在这时,我得知邻村(连环村)的熊传武正在种植大棚蔬菜,我立刻与他取得联系,并很快达成合作意向,由我免费提供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由于熊传武仅凭经验管理大棚蔬菜,加上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指导及资金的支持,其种植规模较小,每亩收益不足2000元。为此,我几番上门劝说,分析联合种植收益大、效益好,可提高单产收益,最终熊传武和另外一位大棚蔬菜种植户严升平达成合作协议,把原来分散种植的40多亩,整合为现在的90多亩,进行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科学管理,其收益大增,每亩可达到4000多元的收入。这也极大地增强了连环村村民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的信心,也极大地调动了我的信心。
在服务连环村村民种植大棚蔬菜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以下几点不足:一、村民缺乏专业种植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大多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种植大棚蔬菜。二、在进行种植技术指导时,大学生理论知识强,实践能力弱,在育秧育苗、病虫防治等方面缺乏“对症下药”的能力。三、农民申请贷款难。我曾经为熊传武到农信社贷款,但以失败告终。四、大学生“村官”可创业项目少,选择余地不大。
因此,我认为必须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机制,着力打造“创业型大学生村官”品牌,积极开展以“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双创”活动,创新创业模式,使大学生“村官”创业成为富民的新亮点。
一、落实项目指导,让大学生“村官”会创业。一方面强化技能培训,建立高等院校专家教授与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另一方面聘请老科技工作者、县乡专业技术人员及乡土种植养殖能手担任大学生“村官”创业指导老师,帮助他们选准选好创业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拓宽资金渠道,让大学生“村官”能创业。市、县财政部门可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专项资金”, 开辟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绿色通道”,提供小额贷款,发放贴息贷款,对一些规模较大、发展前景好、辐射能力强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三、创新创业模式,让大学生“村官”创成业。一方面,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在企业注册、申报项目、项目审批、场地安排、环保评估、办理证照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另一方面,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库”,征集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收益大的项目。同时,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点”,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观摩和考察,把大学生“村官”推上创业之路。
四、依靠农户依托公司,让大学生“村官”创好业。采取“大学生‘村官’+农户+公司”的经营模式,农户和公司为经营主体,大学生“村官”参与公司的经营,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撑,并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取得农户受益、公司获利、大学生“村官”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的效果。
打造“创业型大学生村官”品牌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大学生“村官”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大力弘扬永不满足的创业精神,不断创新思路,努力壮大项目规模,着力提升发展质态,变小富为大富,变小业为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业者,做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吸引更多的村民投身到创业致富中来,形成全民创业的生动局面,真正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富裕一方百姓。
新建县樵舍镇樵舍村委会主任助理 秦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Archiver|手机版|588创业网 ( 闽ICP备08003622号-6 )

GMT+8, 2024-6-18 01:46 , Processed in 0.13563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bbs.588cy.com

© 2001-2012 Discuz! X2.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