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创业论坛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查看: 21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地方网站创业路 从草根站长到政协委员

[复制链接]

17

主题

0

听众

15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金钱
141 创业币
在线时间
30 小时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农民站长 发表于 2009-2-11 10:10:3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个真实的草根故事,站长自述了其建站过程,从最初的困难到最后的小有所成,这一切正是我们个人站长所想要的。

我本来有一份还算说得过去的工作。1993年至2003年,在一家国营单位干了10年。由于是驻外办事处,所以比较自由,也不算特别累。年薪好歹也能达到3万以上。也许是厌倦了长期在外出差的生活,工作中也无法产生激情,企业的效益每况日下,前途不是特别光明,于是,03年10月份,我头脑一热,辞职下海了。

凭着对ASP有些初步了解,我就回到了家乡南京市溧水县,注册了域名 ls114.cn,准备搞个“溧水114网”。那个时候,做网站可没有现在这么轻松,用CMS改改就行了。我是一边翻书,一边写代码。折腾了近1个月,终于把网站给搭起来了。那时,网站的主要功能就是接受企业、商家、个人的注册,然后自动生成一个企业名片。通过搜索关键词,能搜索到这个企业名片。这也是为什么叫“溧水114网”的初衷。网站还有3个分类信息的版块:供求信息、房产信息、招聘信息。那个时候,还没听说过WEB 2.0这个词,现在想想,原来,我一不小心,搞了个WEB2.0网站。

分类信息网站,最重要的就是信息量了。从哪里找信息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电视里的移动字幕。为此,我还专门花了1600元,买了个爱普泰克网易拍。每天晚上,就是对着电视拍,到第二天再用电脑把字打到记事本里,贴到网上。10来天下来,信息量有了点,接着就是宣传。我们那时当然是不可能花钱去做广告了。唯一的方法就是一个店一个店去跑、去介绍。我16岁就离开家乡去外地求学,现在回到家乡,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人脉资源,又不会忽悠,而且,那时候,有电脑的商户很少,宽带也没有普及,好多人还是电话拨号上网,因此,业务很难展开。

04年1月,儿子出生了。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4月份,我又卷起铺盖,到南京打工去了。期间做过网络公司的销售,没做出什么业绩。做过期货投资,亏了钱。跑过团体保险,干不下去。像我这类搞技术的人,去搞销售,确实是勉为其难啊。

这段时间,我几乎不怎么关注“溧水114网”,只是偶尔去看看,有什么垃圾信息,删除一下。也幸亏我的网站是WEB2.0网站,靠着BAIDU等搜索引擎的收录,靠着网民自己去添加信息,每天的PV也能达到200左右。

06年5月劳动节期间,我的情绪很低落。业绩一直出不来,儿子3岁了,开销越来越大。这时,接到一个用户的电话,说想在溧水114网上发布信息,发不上去,非常着急。我当时特别诧异,我的网站对某些人来说,居然还那么重要。反正也是闲着无聊,我利用长假的时间,对网站做了大量的改版。增加了交友信息,溧水网址,社区论坛这三大块。到了6月份,我一看,PV已经突破了1000了。于是,我又一次辞职,回到了家乡。

回到家乡没几天,一个人主动找到我,说要负责网站的业务,收入我们一人一半。现在想想,当初还真亏了那个人。一方面,我可以专心地完善网站的各项功能,无需为了业务东奔西跑,另一方面,此人的忽悠能力比较强,又不怕吃苦,大热天的,一直在外面跑。所以,虽然网站的流量也不是特别大,但温饱问题总算解决了。

好多网友都有搞地方性网站的经验。大家也都知道,无非是那么几项:网友聚会,口碑宣传、商家活动等等。当然,我也不例外。我们在07年五一的时候,搞了个品牌家装团购节。4辆中巴车,浩浩荡荡穿梭在大街上,颇引人注目。最后的现场侃价活动,我们租用了县政府新的会议中心,这也给了商家和市民信任感。团购节过后,溧水电视台还给我做了专题采访。

搞地方性网站,要善于借用政府的力量。当然,政府的力量,也不是那么容易借到的。07年4月份,我看到我们一个局领导的新闻,我就试着打电话给这个领导。通过接触,产生了一个意外的结果:我帮这个局下属的一个服务中心维护网站,这个局为我免费安排一个办公室。07年4月底,我终于有了办公室,而不用带着客户到家里去了。

借助政府的力量,有时候还需要造势。我在论坛里设立了一个版块,名叫“百姓呼声”。大家一看这个名字,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个版块也比较难搞,被投诉的商家找上门或打电话给我的事,时有发生。随着这个版块影响力越来越大,和政府一些部门接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朋友也越来越多。07年底,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推荐,我当上了县政协委员。

搞地方性网站,还要善于借用地方媒体的力量。当然,你要借到力量,必须是你有分量。关于这一点,各有各的经验,我就不详细说了。

2008年,我们又搞了“迎奥运 反藏独 溧水万人大签名”活动,还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了2万多元。我们还配合宣传部等一些政府部门搞了些网上评选投票。网站的访问量也一直稳定在3万以上。

溧水114网也不算很成功,但能生存至今,还是有许多经验和教训的。我自己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点:

时机(太早了和太迟了都会事倍功半)

坚持(04、05年如果不续费,就没有现在的溧水114网了)。

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销售我干不了)

团队(销售的事情让会销售的人去做)

借力(政府的、地方媒体的、商家的、网友的)

以上是我做站的一些经历,欢迎大家探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Archiver|手机版|588创业网 ( 闽ICP备08003622号-6 )

GMT+8, 2024-6-17 00:50 , Processed in 0.11005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bbs.588cy.com

© 2001-2012 Discuz! X2.5

回顶部